热门资讯>资讯详情

备战国债期货 银行觊觎期货壳资源2021-11-15

        随着国债期货脚步渐行渐近,期货公司收购兼并的新一股热潮也开始凸现,不少期货公司“壳资源”价格也“水涨船高”。 


  《中国经营报》记者也从多方了解到,由于银行、保险和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交易量巨大,不少金融机构对于收购期货公司正处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状态。作为目前国内国债现券的最大持有机构,由于缺乏有效对冲工具,银行承销及持有国债面临较大风险敞口,对国债套保需求也最为强烈。 


  银行洽购期货公司 
  由于市场缺乏有效的对冲工具,商业银行持有以国债为主的利率债券面临较大的敞口风险。 
  “我们希望未来能引进银行系、券商系等金融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在4月初举办的一场金融期货投资报告会上,上海浙石期货董事长刘建国表示,继股指期货推出前夕券商收购期货公司大潮之后,国债期货的推出有望再次加速大型金融同业机构入股或收购期货公司。1月初,同样有现货背景的老牌公司中粮期货引入中国人寿,中国人寿占股35%,成为首个保险入股期货公司的例子。近日,又有方正证券筹划收购北京中期期货。 
  在这些金融机构中,银行系被认为是最有话语权的一群。 目前我国国债的总规模是7.3万亿元,银行是国债现券的最大持有机构,占国内国债总规模的三分之二。“以前由于市场缺乏有效的对冲工具,商业银行持有以国债为主的利率债券面临较大的敞口风险。国债期货推出后,将带来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商业银行也存在着巨大的套期保值需求。”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告诉记者。 
  “就我所知,有两家国有大行都在和期货公司谈,准备收购期货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期货公司负责人对记者透露。 
  据媒体报道,四年前交通银行就有意收购青岛一家民营期货公司,但在价格上双方分歧太大,谈判最终没有结果。 
  记者从交通银行相关人士处获悉,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关于该行收购期货公司的传闻就一直络绎不绝,但始终没有得到来自高层的最终明确说法,“可能只是上层有这样的构想而已。”记者日前又分别就此事致电交行上海分行和交行总行,上海分行表示具体业务并不经手所以无法回答,而总行则表示没听说过这方面的消息。 
  交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我们反复考虑的是自己的优缺点,做自己擅长的东西,才避免自己的短板。当然,银行在对金融机构产品进行连接和整合仍将保持特殊优势。从经营理念到风控,包括基础手段都是比较完善的。整合不同方面资源也是长期业务战略方向。” 
  一位城市商业银行主管债券的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他们还未有这方面的打算,但不排除收购计划。“为了能够直接掌握经纪业务渠道,银行或许会以收购期货公司形式来参与国债期货。” 

  不少来自期货分析员的对银行收购期货公司持支持意见。“银行出手收购期货公司是大概率事件。根据最新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来看,商业银行可以申请特殊结算席位避开期货公司直接参与交易,但是有了自营席位后,容易暴露仓位头寸等商业机密,这点会降低商业银行参与直接交易意愿。所以除了实力比较弱的中小银行可以考虑通过期货公司代理来实现交易;大型银行确实很有可能避开期货公司直接交易或通过控股期货公司来实现。”兴业期货分析员龙玲表示,是否通过期货公司来代理国债期货交易,取决于各商业银行的自身情况。 


  谋求综合经营牌照 
  银行以往靠利差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的格局将逐渐改变,收购期货公司的意义在于为金融业混业经营打下基础。 
  “对于银行来说,如果收购期货公司,一定是‘拿全牌照做混业经营’的意义大于盈利性。”罗旭峰认为,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收购期货公司最大的意义在于为银行增加一个金融牌照,为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打好基础。 
<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 font-family: PTSansRegular,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line-height: 25px

热门资讯